我眼中的优质课堂”推荐系列之二百六十一
【前言】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发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优质课堂,挖掘躬耕讲堂、精心育人的优秀教师。质量管理与教学督导处将持续刊发经各级督导和学生信息员推荐的常态化优质课堂案例,供全校师生交流。
本期推荐课程《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项目二)——生态适应》,由招生与就业指导处郑姝姝老师主讲。课程以“大学与社会的生态适应”为主线,通过项目任务、分组协作和职业探险三个模块,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完成从校园到社会,学习认知到行动规划的转变。该课堂理念新颖、流程设计精巧、学习氛围热烈、课后成效显著,是高职生涯教育中项目式学习可供参考的典范。
一、情境导入:小组共创,激活课堂生态
课堂伊始,郑老师以“大学成长小组”破题,让学生们通过讨论组名、遴选组长、分配角色的过程中建立合作关系,增进团队归属感。这种“学生唱主角、教师为引导”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抬头率高。郑老师善于以幽默语言,进行互动式提问,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课堂上笑声与思考并存,授课节奏流畅自然,呈现良好的学习生态。
二、项目任务一:大学适应——从被动成长到主动负责
郑老师以“大学VS高中三大区别”导入,引导学生从学习方式、生活管理、成长目标三个方面比较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异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进入大学阶段后自身转变的逻辑起点。课堂内容紧贴学生实际,正面回应了新生在适应过程中产生的真实困惑。通过“大学自助超市”展示学习、实践、社交与支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大学发展的多样性。 教师引导学生用SWOT分析法,审视个人优势、个人短板、环境机遇和威胁,培养理性分析问题的意识。

在“大学升级计划”“大学机会榜Top3”等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言、分工协作、现场展示,课堂参与度极高。郑老师鼓励学生将分析结果转化为可执行目标,提升自我规划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项目任务二:社会适应——行·企·职探险启思行
郑老师以“行·企·职探险”项目为核心,设计了行业探秘、企业探营和职业侦察三条探险路线,构建由宏观到微观的职业探索路径。

学生分组选择方向,运用PEST、商业画布、PLACEE职业分析等多种分析工具,完成资料查找、信息分析与成果汇报。教师讲授生动,能将复杂概念转化为学生易懂的语言,并给予及时反馈。课堂活力充沛,学生表示:“第一次觉得生涯规划课如此有趣又实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心”,有效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四、教学成效:高抬头率·高参与度·高获得感
督导观察显示,这堂课上学生的表现十分亮眼——抬头率极高,全程都保持着专注投入的状态;小组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学生们展示的成果也极具创意。教师巧妙地设计课堂任务情境,借助互动与反馈机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参与和表达的机会。整堂课结构严谨,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逻辑清晰明了;教学内容既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又具备切实的实践价值,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同步提升。

五、思政融入:立志强国,生态适应与家国同频
郑老师在讲授“社会适应”与“职业选择”时,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大背景,把职业理想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课程多次引用国家政策与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职业规划不仅是谋生,更是报国”这一价值观。学生在生涯探索中厚植家国情怀,体现了课程的思想高度与育人温度。
六、结语
郑姝姝老师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项目二)——生态适应》是一堂兼具思考力与行动力的优质示范课。课程以项目驱动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融合案例、活动、工具与思政教育,充分展现了教师的创新力与学生的主体性。课堂全程,学生抬头率高、参与度强、获得感足。教师讲授贴近实际,善于调动氛围,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学中做、做中悟”,实现认知与实践的统一。该课堂既是“生态适应”的生动课堂,也是“以生涯教育培根铸魂”的成功实践案例。
推荐人:校级督导马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