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优质课堂”推荐系列之二百五十九
【前言】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发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优质课堂,挖掘躬耕讲堂、精心育人的优秀教师。质量管理与教学督导处将持续刊发经各级督导和学生信息员推荐的常态化优质课堂案例,供全校师生交流。
《JavaScript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水平专业群的必修专业大类平台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针对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聚焦前端开发工程师、软件编程人员等岗位需求,着重培养学生静动态网页制作的能力,为后续交互式网页开发技术课程的学习筑牢根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和代码生成AI的成熟,传统编程教学也迎来了相应的变革与创新。数据信息学院刘霞老师在《JavaScript程序设计》“任务2.2选项卡的制作”教学中,通过合理引入AI工具,使用AI辅助编程,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深化了学习效果,为培养学生的现代编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助力效率提升
在4个课时的教学中,刘老师按照情景导入、确定任务、知识引导、综合实操、AI拓展等几个步骤有序进行课程教学,同时在这些步骤中,巧妙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1.梳理操作类选择器列表思路
在任务情景中确立并分析了分级任务A/B后,引导学生先使用KiMi梳理如何操作类选择器列表思路,在Kimi中输入合理的提示词,通过Kimi的介绍,快速了解知识点及其用法。

2.助力代码补全功能
在小步验证阶段,分析“盒子变形记”实践思路后,使用HBuilder编辑器中内嵌的codeGeex代码补全功能实现“盒子变形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AI给的代码是否符合自己的思路,如与思路相符则采用,如不符则及时摒弃。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自我的思路占主导地位,AI只辅助完成简单重复性的编写工作。

3.利用AI优化方案
代码编写完成后,进行测试。测试成功后,用AI优化方案,拓展另一种实现方法,并进行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插入AI拓展的代码进行测试验证,感受两种或多种方法的差异以及各自适合的场景,以便后续遇到类似的场景时能快速选择性能更优的方案。

二、助力效果提升
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随时获得反馈,避免了问题堆积;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代码编写检查,及时发现学生的共性薄弱环节,以便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解。
1.利用AI答疑解惑
对代码有疑惑时,刘老师引导学生选择这段代码,通过codeGeex进行代码解释,实现答疑解惑。



2.利用AI拓展实践
完成任务2.2后,刘老师引导学生使用deepseek进行AI拓展实践。针对学生喜爱的选项卡款式,如具有扁平风格,具有流线型、包裹感强、简约而实用风格的“当当网首页图书电子书部分的选项卡”,学生在deepseek中输入合适的提示词,生成完整的当当网选项卡代码,并在deepseek平台查看运行效果,在HBuilder中进行运行测试,使用codeGeex解读并优化代码,理清拓展代码的思路,理解并实现代码的功能。

刘霞老师引入AI进行辅助教学,通过个性化支持、即时反馈和效率提升,构建了一个更加高效、互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在这一创新教学场景中,教师的角色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教学重心从单纯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转向聚焦于“学习体验的精心设计与全程引导”。这种转变使得课堂摆脱了传统模式的束缚,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与蓬勃的活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荐人:校级督导冉新成